SRE的运维自动化要怎么定方向?

做运维自动化这些年,有些思考,简单总结一下。

自动化的意义是为了提升效率,提高操作的稳定性,降低人工出错的概率,让大家在系统上可以统一制度、流程、规范,简化协作。所以大家都在投人力做自动化,从CI/CD、监控告警、服务治理到应急处理等等,方方面面、无所不在,抛开细节,如果你作为自动化1号位,应该怎么考虑自动化的方向呢?

首先是目标,自动化的北极星一定是一站式、场景化。

何为一站式?就是SRE和研发可以在一个平台上解决所有问题,不需要跳来跳去,操作尽可能优雅丝滑,说起来简单,但真的做到一站式是一个极大的挑战,只有一部分大厂舍得投入资源的在往这个方向收敛,行业整体都是在一个个独立系统阶段,比如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了,到github找一个开源方案,搭建起来做做二开落地使用,或者让某个团队承接某个场景设计一个系统,系统间的协作、联动是比较弱的。

出现这个局面也很好理解,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,没有团队会去挑战大而全的东西,大都找到一个具体的领域做深做透,所以会有各种特定垂域比如监控告警、CI/CD、变更管控、安全堡垒机等系统,普通厂就是把这些五花八门的系统拼凑到一起,缝缝补补,因此也培养出了大量面向API接口编程的工程师。

何为场景化?一站式是场景化的终极形态,场景化是相对单点操作而言的,更多的是从运维的业务场景出发,将多个系统联动起来解决特定的问题,比如说服务下线,需要摘除域名、VIP、SNAT、ACL,单点操作是登陆每个系统搜索、走审批、删除,但场景化是把服务下线当成一个场景处理,形成联动的操作,场景化更多的是一种设计思想,要把各个系统的能力串起来,便捷的解决业务需求,避免技术自high。

自动化的建设原则,为工程师服务,有收有放。

自动化是向善的,为工程师服务是DevOps建设的核心原则。自动化并非为了取代工程师,而是为了更好地支持他们的工作,减轻重复性劳动,让他们有更多时间专注于更高层次的创新和决策。

有收有放,留有创新空间则强调在自动化过程中保持适度的灵活性。一方面,通过标准化流程和工具减少人为错误,提高效率;另一方面,也要为工程师留下足够的创新空间,鼓励他们探索新的技术、工具和方法,不断优化运维流程,掌握好平衡既能保证运维的稳定性和效率,又能激发团队的创造力和活力,弄清楚哪些是要收上来的哪些需要放下去的自动化就成功了一半。

在最佳实践上,自动化一定要以服务(应用)为中心开启建设,SRE的运维动作都是面向服务的,服务可以看成SRE管理的最小原子单元,是实体化部署在容器、部署系统的一个个job,系统从他开始自动化建设也要从他开始,它承上对应业务的各运维场景(CI/CD、容灾、容量、预案…..),启下对应CMDB的资源层,以服务为中心展开建设,在自动化建成后会形成最好的闭环,后附一张AiFault的分层架构示意图。

SRE的运维自动化要怎么定方向?
声明: 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

给TA打赏
共{{data.count}}人
人已打赏
人生杂谈

运维黑洞:如何在无声中搞跨一家公司!

2024-11-15 17:18:37

人生杂谈

泸州东门近距离观看投喂海鸥

2024-11-25 17:27:21
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个人中心
购物车
优惠劵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